土壤电阻率测试视频-四川明域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Website Home

1、那你可以找两个铝片(电阻很小相对石墨可以不计,易拉罐皮就行)把石墨夹于铝片中间,夹子夹在铝片上。
2、然后测出石墨横截面(因铝片就相当于夹子)然后计算出电阻率;
实验一极化曲线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1掌握用“三电极”法测定金属沉积过程的电极电势?
1.2通过对镍在玻碳电极上的沉积电势的测量加深理解过电位和极化曲线的概念;

1.3了解控制电位法测量极化曲线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2.1当把金属插入其盐溶液中时,金属表面上的正离子受到极性水分子的作用,有变成溶剂化离子进入溶液而将电子留在金属表面的倾向。
与此同时,溶液中的金属离子也有从溶液中沉积到金属表面的倾向?
当这种溶解与沉积达到平衡时,形成了双电层,在金属/溶液界面上建立起一个不变的电位差值,这个电位差值就是金属的平衡电位,ER表示?
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成为不可逆电极电势,用EIR表示?
电极的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

通常把某一电流密度下的电势ER与EIR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称为超电势,即:η=│EIR-ER│。
影响超电势的因素很多,如电极材料,电极的表面状态,电流密度,温度,电解质的性质、浓度及溶液中的杂质等!
测定镍沉积超电势实际上就是测定电极在不同外电流下所对应的极化电极电势,以电流对电极电势作图I~E(阴极),所得曲线称为极化曲线。
2.2研究电极超电势通常采用三电极法,其装置如图示。

图1三电极装置图辅助电极的作用是与研究电极构成回路,通过电流,借以改变研究电极的电势。
参比电极与研究电极组成电池,恒电位仪测定其电势差并显示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的研究电极的电极电势值!

2.3测量极化曲线有两种方法:控制电流法与控制电势法(也称恒电流法与恒电势法)。

控制电势法是通过改变研究电极的电极电势,然后测量一系列对应于某一电势下的电流值。

由于电极表面状态在未建立稳定状态前,电流会随时间改变,故一般测出的曲线为“暂态”极化曲线。
本实验采用控制电势法测量极化曲线:控制电极电势以较慢的速度连续改变,并测量对应该电势下的瞬时电流值,以瞬时电流对电极电势作图得极化曲线!

图2阴极极化曲线三仪器与试剂LK98A微机电化学分析系统一台。
甘汞电极一枝;

铂电极一枝。
玻碳电极一枝?
100ml烧杯3个,500ml烧杯1个;
瓦特型镀镍液50ml;
稀硝酸50ml;
乙醇50ml;
蒸馏水500ml;

四实验步骤4.1将直径为3mm的玻碳电极用Al2O3粉末抛光至镜面,抛光后依次用1:1乙醇、1:1HNO3和蒸馏水超声清洗各5min。
制备好的玻碳电极放入电解池中作为工作电极,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片为对电极,并按图1接线。
4.2打开电化学分析系统软件,点击“设置”菜单,在子菜单中选择“方法选择”,再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线性扫描技术”的“线性扫描伏安法”;
图3方法选择4.3点击“设置”菜单,选择“参数设定”,在弹出的窗口中进行参数设定,如图4;
图4参数设定4.4点击“控制”菜单,选择“启动”开始极化曲线的测定4.5扫描完毕后,点击“文件”菜单中的“储存”保存测试数据,点击“另存为BMP”,保存极化曲线;
五实验数据5.1记录镍在玻碳电极上的析出电位,并计算-0.8V处的极化度?

想传给你一份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测量方法。
可惜文件太大?

下面参考资料里的是土壤电阻率的影响因素及测量方法的研究以每边长1m或1cm的正方体的土壤电阻来表示的数值叫土壤电阻率P,其单位是或Q,cm。
土壤电阻率与土壤本身的性质、含水量、化学成分、季节等有关;
一般中国南方地区土壤潮湿,土壤电阻率低一点。

北方地区土壤干燥地区,土壤电阻率高一些。
土壤电阻率:是指一个单位立方体的对立面之间的电阻,通常以Ω·m或Ω·cm为单位土壤电阻率是单位长度土壤电阻的平均值,单位是欧姆·米。
土壤电阻率参考值1、土壤电阻率。
2、是单位长度的土壤电阻的平均值与截面面积乘积。
3、单位是Ω·m?
本文关于土壤电阻率的基本详情介绍就讲解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性质对土壤电阻率影响很大!

不同性质的土壤,其电阻率甚至相差几千到几万倍土壤电阻率一般为:300欧/米。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为1米,横截面积为1平方米的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它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温度影响。
电阻器(Resistor)在日常生活中一般直接称为电阻!
是一个限流元件,将电阻接在电路中后,电阻器的阻值是固定的一般是两个引脚,它可限制通过它所连支路的电流大小;
阻值不能改变的称为固定电阻器!

阻值可变的称为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
理想的电阻器是线性的,即通过电阻器的瞬时电流与外加瞬时电压成正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第五款,关于共同接地:由于防雷装置直接装在建、构筑物上,要保持防雷装置与各种金属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已成为不可能.此时,只能将屋内各种金属物体及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线,进行严格的接地,而且所有接地装置都必须共用,并进行多处连接,使防雷装置和邻近的金属物体电位相等或降低其间的电位差,以防反击危险.从防雷观点出发,较好是设共用接地装置,它适合供所有接地之用(例如防雷、低压电力系统、电讯系统).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第二节接地装置的选择第2.2.1条交流电气设备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体?
一、埋设在地下的金属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质的管道.二、金属井管.三、与大地有可靠连接的建筑物的金属结构.四、水工构筑物及其类似的构筑物的金属管、桩.从以上两个标准规范得出结论是可以的.。